
![[人生教練QA2] 33歲,我在工作中迷失自我了?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18f275a2c27642a3bce0554a9823b751.jpg/v1/fill/w_319,h_240,fp_0.50_0.50,q_90,enc_auto/18f275a2c27642a3bce0554a9823b751.jpg)
[人生教練QA2] 33歲,我在工作中迷失自我了?
Q2 我不知道要從事哪種工作? A 這和台灣的教育體制有關係,因為普遍不教導思考、不嘗試犯錯、缺乏冒險精神。再來我們對職業的階級觀,例如士農工商的價值取向。最後,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處在社會框架裡,因為從小都在試自己不喜歡的東西,所以人們有點不知道自己真正想過什麼生活。 以身心靈來說,通常要先「覺醒」,先走出框框。重點不是要馬上知道方向,而是要先跳出來。但現在的問題是 : 常在框框裡解決問題,往往很快提供答案,結果少了思考。所以一直換工作,就變成像一種輪迴。 也很多人,會說自己在「找」工作,而不是「體驗」工作,這就是差異。體驗是一種實驗精神,試試看,路就會出來。而,社會也有一種觀點,覺得人常換工作是不穩定的,所以大家就不敢換,因此社會產業沒有成長。 一個好的老闆,看的不是你的經歷,而是你為什麼要離開。因為離開我們會區分你是否有覺醒。例如成長的動機而離開,或者是充滿抱怨的離開? 是不一樣的層次。 所以也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,等待契機,例如一年。假如沒有出現,就再等待,這和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有關。這是一個很可貴的過程,重點是開始尋找,而不是找到答案。或許找

![[人生教練QA1] 33歲,想要買房?是夢想嗎?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af4993bd2bc64f38945fc0a16f0fdbea.jpg/v1/fill/w_319,h_240,fp_0.50_0.50,q_90,enc_auto/af4993bd2bc64f38945fc0a16f0fdbea.jpg)
[人生教練QA1] 33歲,想要買房?是夢想嗎?
Q1 我想要買房,要存多少錢才夠? (比如頭期款) A1 這個問題有很多面向,首先要做一個財務健診,從財務來源下手比較能解答,例如自己身邊有沒有財務的來源(例如 : 親人)。另一方面是,很多人的盲點在於 : 覺得自己沒有資源。我們想要鼓勵大家 : 找出自己身邊的資源。例如可能是你的親人、朋友,因此湊到了頭期款,那麼房子的問題就不在頭期款,而可能在於房貸。 如果確認當事人沒有資源,我們會再考量當事人意願 : 當事人是不是有意願想要改變?再創造出資源? 從無到有,也是一種企圖,是有辦法的。例 如和銀行融資、信用貸款,湊到資金後再買房。如果知道月收入不高,那可能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,去結交其他相關產業的人脈,也會有好的機會賺錢。 最擔心的是錯誤的金錢觀,例如只相信「第一桶金」,卻沒有正確的買房資訊和觀點,結果往往是買到不對的房子,背了非常大的貸款,變成房奴。 所以真正的關鍵是 : 正確的買房觀點,還要累積足夠的看房經驗,多做功課。認清買房的目的(例如 : 投資還是自住)後,再從財務方面逐步解決問題。 參加錢大爺,認識教練,立即體驗改變 #人生規劃 #33